“今天探伤线生产的是给某重点客户的54钢,该客户对表面质量要求很高。无论是探伤过程,还是探伤后的打捆收集,都要严格按照改进措施进行操作,时刻关注棒材表面质量。”5月29日一早的班前会上,河钢石钢钢益公司精饰探伤线作业长孙建新认真叮嘱操作人员。
孙建新所说的54钢是一种高端矿山链条用钢,此前国内高规格矿山链条生产多采用进口的钢材。一年前,河钢石钢在与某矿山机械行业客户确立合作后,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成立高端矿用钢研发攻关小组,不断优化提升钢材的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等指标,以技术和工艺的进步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今年初,经过机械性能、疲劳试验和井下试验等层层考验,河钢石钢的54钢终于通过客户的二方资格审核,具备了为其批量供货的资格。
替代进口的过程并不简单。客户对国内产品往往更为挑剔,今年上半年,河钢石钢为客户提供了多批产品,经过检验各项内在质量均为达标,而此时,客户又对产品的外观质量提出了更为严格和具体的要求,总之一句话就是54钢钢材表面要求“零”缺陷。
“打铁还须自身硬。”为使54钢表面质量尽快满足客户需求,钢益公司精饰探伤线将河钢石钢倡导的“小建议大奖励”活动引入追求表面“零”缺陷的过程中,鼓励大家围绕产线难题集思广益。
领导干部率先行动。负责精饰探伤线的钢益公司总经理助理孟强在分析工艺路线时发现,钢材表面的划伤与矫直机抽出辊和超声导套关系密切。通过现场跟踪和数据统计,孟强最终确定矫直机抽出辊和超声导套的硬度高是造成钢材表面划伤的主要原因,提出将矫直机抽出辊更换为尼龙材质,将超声导套改为铸铁材质。“改头换面”的矫直机试生产阶段就给人带来很大的惊喜,钢材表面划伤现象趋近于“零”。
职工也积极响应。收集工们发现在收集打捆的钢材放到平车上时,天车的晃动经常引起钢材与平车发生碰撞,会给钢材表面质量带来伤害。为减少磕碰,收集工们可是想尽了办法,他们先是采用在平车上放置废吊带的方法来减少钢材与平车间的直接碰撞,但在使用中发现废吊带不好固定在平车上,对钢材的防护效果也不是很好。于是,大家又尝试在平车上添加垫木,垫木发挥了很好的防护作用,但垫木的木屑容易脱落又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多次尝试,大家最终选择了在平车上放置既耐磨又好固定,还不会产生碎屑的胶块,才使钢材磕碰问题“迎刃而解”。
“智慧在民间,高手在民间。”此后,“改进成品链条工作方式,防止表面蹭伤”和“增加抱臂防护,废吊带重复利用”等措施不断在精饰探伤团队中“诞生”,54钢的“保护层”也变得越来越“厚实”和“严密”。
6月2日“出炉”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系列“专属措施”的作用下,最新一批54钢精饰探伤材达到了表面质量“零”缺陷。今年以来,河钢石钢54钢的国内市场销售量也一直保持着No.1的地位。这让孟强、孙建新和他们的精饰探伤团队找到了“路径自信”,接下来他们要把提升棒材表面质量的措施固化下来,形成操作规程,服务于更多的重点客户和重点品种。
说话间,新一周的排产计划在网上公布了,精饰探伤团队又立即着手研究起“专属措施”对新钢种的适用性来,他们说,提升54钢表面质量只是他们近期工作的一个“小目标”,高端路上,他们还有很多目标要去实现。